ChatGPT

站长之家(ChinaZ.com) 4月3日 消息:2025 年 3 月,OpenAI 发布了 GPT-4o 模型的更新,推出强大的图像生成功能 —— 用户可将普通照片一键转化为吉卜力风格的梦幻艺术品,柔和的色调与魔法般的氛围,仿佛出自吉卜力画师之手。一时之间,各大 SNS 、网络社区等平台上掀起了“换头像”的热潮,好友列表中也充斥着吉卜力风格的图片。

适逢吉卜力 40 周年纪念,4K IMAX版《幽灵公主》重映引发热议,ChatGPT 的新功能也算是沾了光,顺势成为焦点 —— 让每个 SNS 用户都能体验一把吉卜力的美学。这一风潮不只是“短暂流行”,更形成了一种文化现象,甚至获得 OpenAI CEO 萨姆·奥尔特曼(Sam Altman)的认可 —— 他曾将个人头像换成类似的风格。吉卜力图像转化功能最初限制付费用户使用,而后向全体用户开放,热度也愈发高涨了。

随着这股热潮的发酵,奥尔特曼本人还在 X 上呼吁用户“你们冷静点儿,不要在生成图片了……我们团队还得睡觉啊”。但是呢,呼吁归呼吁,他们就是不下线这个“能给他们赚取大量财富”的功能…… 因而,这一切看起来更像是推波助澜的“营销手段”。

空姐 动漫 二次元 插画

这场狂欢不仅关乎“技术”,更涉及到了“伦理”和“法律”。

吉卜力风格的独特之处在于:每一帧画面背后蕴含着画师们多年来手工打磨的匠心。ChatGPT 的“模仿技术”,让网友无需传统动画技能即可体验吉卜力美学,这也给 ChatGPT 带来了巨大的利好,但随之而来的还有巨大的争议。许多纯粹主义者认为,用 AI 模仿吉卜力是“对艺术的轻视和亵渎”,尤其是宫崎骏本人曾在 2016 年的纪录片中,直言“AI 这是对生命本身的侮辱”。但似乎对大多数人而言,这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,甚至称之为“艺术的民主化”、“一场融合怀旧与革命性技术的趣味致敬”。

不少海外媒体认为,ChatGPT 与吉卜力的“联动”展现了技术如何为经典传统注入新生命,AI既印证了吉卜力不朽的魅力,也凸显了其对创作领域的更深介入。他们认为,无论你是佼佼者吉卜力迷,还是单纯出于好奇,这都是一次以现代方式参与吉卜力魔法邀请的机会。

当然,也有部分媒体认为,这并非是“联动”,而是“一场赤裸裸的掠夺”,ChatGPT 只是单方面地“剽窃”了吉卜力的版权作品,并将其作为自己产品的“卖点”、以此赚取金钱、人气、和名声。

艺术或许应留给那些耗费心血赋予角色生命的艺术家。

当主流社交媒体滥用AI模仿时,这无疑像是对知识产权的侵犯。作为个人,我们也需要学会辨别“界限”,理解艺术家、以及他们所其珍视的艺术的真正价值。

(举报)

声明:转载于站长之家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